医药网 - 医疗器械 - 保健品网 - 医药招商 - 医药资讯 - 医药搜索 - 中医药 - 百姓OTC - 企业大全 - 技术项目 - 医药人才 - 医药论坛
 

下载食药法规aPP

   
 】 【收藏
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
(2006年10月17日农业部令第71号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产品产地管理,改善产地条件,保障产地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产品产地,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生产的相关区域。
    本办法所称农产品产地安全,是指农产品产地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等符合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要求。
    第三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产地安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产地的划分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  产地监测与评价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管理制度,加强农产品产地安全调查、监测和评价工作,编制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年度报告,并报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下列地区分别设置国家和省级监测点,监控农产品产地安全变化动态,指导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和保护工作。
    (一)工矿企业周边的农产品生产区;
    (二)污水灌溉区;
    (三)大中城市郊区农产品生产区;
    (四)重要农产品生产区;
    (五)其他需要监测的区域。
    第六条  农产品产地安全调查、监测和评价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等技术规范。
    监测点的设置、变更、撤销应当通过专家论证。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产品产地安全信息统计工作,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档案。
    监测档案应当准确记载产地安全变化状况,并长期保存。
第三章  禁止生产区划定与调整
    第八条  农产品产地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产地安全标准,并导致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划定为农产品禁止生产区。
    禁止生产食用农产品的区域可以生产非食用农产品。
    第九条  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划定禁止生产区的建议,报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附具下列材料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一)产地安全监测结果和农产品检测结果;
    (二)产地安全监测评价报告,包括产地污染原因分析、产地与农产品污染的相关性分析、评价方法与结论等;
    (三)专家论证报告;
    (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相关处理措施的建议。
    第十条  禁止生产区划定后,不得改变耕地、基本农田的性质,不得降低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
    第十一条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禁止生产区设置标示牌,载明禁止生产区地点、四至范围、面积、禁止生产的农产品种类、主要污染物种类、批准单位、立牌日期等。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和损毁标示牌。
    第十二条  禁止生产区安全状况改善并符合相关标准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提出调整建议。
    禁止生产区的调整依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执行。禁止生产区调整的,应当变更标示牌内容或者撤除标示牌。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定与调整结果逐级上报农业部备案。
第四章  产地保护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方法,发展生态农业。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农产品产地污染防治与保护规划,并纳入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生物、化学、工程等措施,对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和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产地安全标准的其他农产品生产区域进行修复和治理。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产地污染修复和治理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工作。
    第十八条  农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审核后,报有关部门审批。
    已经建成的企业或者项目污染农产品产地的,当地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污染危害。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禁止生产区生产、捕捞、采集禁止的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十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禁止在农产品产地堆放、贮存、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在农产品产地周围堆放、贮存、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农产品产地安全造成危害。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或者使用农业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城镇垃圾、污泥等固体废物,应当经过无害化处理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二条  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合理使用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或者未经许可的农业投入品。
    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清除、回收农用薄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等,防止污染农产品产地环境。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产地安全的监督检查。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向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拒绝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现农产品产地受到污染威胁时,应当责令致害单位或者个人采取措施,减少或者消除污染威胁。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拒不采取措施的,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处理。
    农产品产地发生污染事故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发生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时,应当依照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五条  产地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经费应当纳入本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年度预算。开展产地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不得向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六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本办法规定的划定标准和程序划定的禁止生产区无效。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移动、损毁禁止生产区标牌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