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在京召开“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副主任杨哲称,传染病防治专项产生了一大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近年防控历次重大疫情中成功应对、主动出击,为科技惠民、改善民生提供有力保障。
传染病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工程院院士徐建国介绍,传染病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方面重点部署,投入28亿元支持170项科研项目,大大提升了我国应对季节性流感及其他突发疫情防控中的监测预警、诊断和治疗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流感监测预警能力大幅提升
徐建国称,我国实验室监测技术能在临床病例和病原识别、预警以及发现其流行规律等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在传染病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建立了多种监测和检测网络平台,对季节性流感流行强度和病毒变异进行不间断地实时监测,及时预警。
他介绍,我国建立了各种亚型的流感病毒标准化的监测和检测技术平台,构建了结合计算机和生物信息技术的预测预警技术平台,将基因分析技术进一步普及,在人感染H5N1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中提供了实验室检测、疫情报告等技术支撑,为疫情应对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报道了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可导致人的感染和死亡,首次阐明该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发现活禽市场是H7N9禽流感的源头,从而及时关闭活禽市场,迅速控制疫情,实现了精准防控。
我国还通过科研与疾控相结合的症候群病原谱实验室监测网络,为传染病监测从单病种零散监测、被动监测向多病原综合监测、主动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和能力。
病原体检测确证能力不断增强
徐建国介绍,通过传染病专项的实施,使我国传染病检测技术和诊断试剂在前沿性、集成性、系统性和标准化等方面明显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菌、以及4-5小时内完成常见病原体现场检测等多种综合检测方法与体系,突破了一批国际前沿水平的防控技术。
他举例称,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新型重配H7N9禽流感病毒能突破种属屏障导致人的感染和死亡,病原发现后两天内成功研发H7N9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检测试剂研发成功之后72小时内下发到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和临床机构,使我国迅速具备了H7N9禽流感检测能力,为全球流感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优化临床救治方案 显著降低病死率
徐建国表示,在专项支持下,开展了突发急性传染病病例临床救治技术研究,尤其针对严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建立了病例重症化预测指标体系、临床救治新技术、救治路径和指南。提高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临床救治水平,以H7N9禽流感为例,病死率从最初的39.4%下降到5.5%。
通过对我国流感毒株开展的耐药研究,发现敏感药物,为流感的抗病毒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卫生健康领域另一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支持研发的奥司他韦(口服)、帕拉米韦(静脉输液)、扎那米韦(吸入)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成为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患病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目前我国在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生产方面能够自主满足临床需求,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生产的磷酸奥司他韦能够满足我国常规需要及战略储备,价格仅为进口药物的一半,已占据我国近80%的市场份额。
疫苗应急研发及储备能力显著提高
徐建国还介绍,专项在新发传染病疫苗应急储备技术方面也一直有部署。2017年通过分离季节性流感病毒并进行抗原性分析、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流感疫苗株提供了科学依据,成功研制我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打破了我国流感疫苗株必须依赖国际提供的历史。
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单一抗体通过五种不同的抗病毒机制发挥作用,为研制治疗乙型流感全新特效药和通用流感疫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徐建国称,近年来,新药专项还投入近亿元用于流感疫苗佐剂、四价流感疫苗、多价联合疫苗、H7N9相关疫苗及流感疫苗应急研发体系能力建设。目前已有新型流感疫苗成功上市,四价流感疫苗正在进行相关申报审批,有望于2018年上市。(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