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婴幼儿乳粉质量安全关系下一代健康成长,关系千百万家庭幸福,关系国家民族未来。近年来,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不断创新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提高了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不断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产业素质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生产水平,记者来到我国乳制品生产大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部分乳制品生产企业,了解其从牧场管理、生产控制、销售追溯等全过程,努力提高食品安全生产水平,用实际行动,确保了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一个能够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了解符合卫生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统。近年来,我国乳制品生产企业加大了食品安全生产检验、追溯系统建设,提高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验检测力度,严格生产全过程安全控制,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销售的每一罐奶粉可追溯。
反复“校验”生产参数
在蒙牛办公室,一张全国地图显示在蒙牛集团食品安全质量实施监控平台可触摸大屏幕上,这个屏幕正中央,蓝色、绿色小圆点显示了蒙牛在全国20多个收奶区域分布,用手触摸其中任何一个小圆点,都可以了解该牧场的有关情况。
2016年5月31日,来自银川市天佑牧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奶兽药残留≤1.05呈阳性,拒收。拒收原因分析显示:经排查,该牧场使用消炎膏(含有头孢菌素类)对乳头进行消炎;因人为疏忽,未按照乳头清洗程序处理,导致挤奶时药物混入牛奶中。整改措施:1、更换挤奶工;2、有关用药环节除进行培训外,关键环节进行目视化提示。整改跟踪:1、挤奶工已被调整岗位;2、挤奶厅张贴乳房清洗消毒流程规范图示;3、现场观察,当班工人都能按流程执行。
“对于不达标的原奶及其人员的处理,我们就是这么‘绝情’”。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王艳松说:“通过这个蒙牛集团食品安全质量实施监控平台,我们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全国各地蒙牛牧区收奶情况,该平台起到了一个信息及时沟通、问题及时反馈,管理及时跟进的作用。”
记者在蒙牛实验室看到,该实验室用西门子研发的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管理牛奶从卸奶开始到产出一罐奶粉的全过程。例如,原奶进入工厂后,LIMS系统就会自动派发一个检测任务,为了确保检测准确,LIMS系统对每检测一项内容都会对应一个批次。
“牛奶进入工厂后,检测室工作人员听到LIMS系统命令后立即去取样,然后进行检测,接下来,检测室工作人员就可以按照LIMS系统内所设定的几十项检测指标逐项开展检验,确保了检测数据完整”。内蒙古欧式蒙牛乳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成保说。
牛的饲养环节非常复杂,牛吃的原料不同,其产的奶就不同,从而导致生产的终端产品不同。王艳松认为,乳制品生产企业涉及到两个行业,一个是农业,一个是工业,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深入研究好这两个行业,才能确保最终端婴配奶粉安全。
例如在农业源头,牛是个很敏感的动物,牛群有它自己的特性,原本牛应该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生活,可是现在将牛集中统一饲养,改变了它的生活状态和环境,但是又得保证其产奶的各项指标安全,所以需要给牛吃含有各种天然微量元素的牧草调配的饲料。又因为国家对乳制品的检测标准是恒定的,所以LIMS系统的检测标准是按照有关标准提前设定好,如果要生产出符合LIMS系统检测的各项测标准值,就要求牧场在饲养奶牛时给牛吃的饲料和饮用的水要恒定,“如果轻易给牛换一种牧草饲料或者换一种饮用水,都会影响各种检测值,导致LIMS系统自动判定其检测值不达标或者超标,会导致所有产品和标准都得推倒重来,这对企业是难以承受之重。”王艳松说。
以前他们比较看中对检验结果的控制,现在更加关注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因为每个要素都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进行“校验”,例如清洗消毒环节,只要控制好清洗消毒时间、消毒液的流速、浓度和温度可以了。如果管道老化,消毒液在管道中的流速就会发生变化,通过判断流速发生的变化来判断设备是否老化。王艳松说:“因此我们有专人负责对生产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并时刻对其进行过程校准,只要消毒液在消毒过程中的时间、流速、浓度、温度都一样,就可以证明仪器设备安全、管道安全。通过对过程控制,将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前置。”
检验牛奶的每个细胞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对每一罐奶粉的信息进行采集,并且将采集的信息生成唯一编码,这个唯一编码就是该产品的身份证号码。现在伊利生产的每一罐、每一盒、每一袋产品的底部都印有可追溯的方形的二维码。”伊利公司风险监控中心负责人张晓东说。
如果消费者想要知道自己购买奶粉的相关信息,可以在360安智市场和苹果商店下载一个“食品溯源”APP,打开这个APP扫描印在罐体下面的二维码,马上可以看到其购买奶粉的名称、净含量、生产工艺、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只要点击下方链接,还可以看到这听奶粉的检验报告及其生产班组、产品检验人员、审批人员等相关信息。
作为食品追溯环节的重要一环,伊利建设了2000平方米检测中心,该中心配置了近50台大型精密仪器,总投资近3000万元,可以容纳上百名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同时开展工作。
该检测中心的检测能力如何?据利集团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张立佳介绍,该平台专门用于检测抗生素、激素等物质的仪器精确度非常高,可以监测出牛奶中十亿分之一的物质,意味着一千吨牛奶中含有一克抗生素、激素等物质都可以被该仪器检测出来。
完达山品控部长吕月智告诉记者,他们每天要在实验室检验原奶和半成品、成品奶粉的脂肪、蛋白、水分、杂质、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几十个检测指标,例如现在一个小时就得检测一次半成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中检测任何一个指标不合格都被“一票否决”。
吕月智坦言,过去他们对生鲜乳一般不检测体细胞,只检测菌落总数,只要菌落总合格就可以。但是菌落总数合格不一定体细胞合格,所以现在以检测牛的体细胞为验收标准,只要牛的体细胞不合格,这个产品就判定不合格。
为什么要以检测牛的体细胞是否合格为判定标准?因为只有牛患有乳房炎等疾病时,身体内的白细胞比较活跃,说明其正在与细菌做斗争,其体细胞才会增高;当身体内就会超过40万个体细胞时,按照欧盟规定这时的奶不合格。
记者在完达山实验室看到,实验室工作人员将来自兴旺线、云山-2线、卫星线、8牧线、6牧线等十几个奶样晃匀,然后放入瑞典FOSS公司产的IX近红外线分析仪内,几十秒钟后就可以检测出乳粉理化指标,工作人员通过对比检测值,从而快速指导乳粉生产。
“整个程序全程封闭,任何人都无法修改检测数据,这样可以确保检测数据全程可追溯,确保了产品安全。”吕月智说。
追溯到每一位消费者
滴………
编号为0004709696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国大药房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卡持有人孙永利的信息出现在收银台电脑上。电脑里显示出孙永利的家庭住址为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大红城五队***,他的出生日期、妇科保健、孕产期用药等几十项个人信息全部显示在电脑上。
“如果消费者没有办理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卡,就无法在药店购买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大药房一门店店长陈红霞说。
记者在国大药房看到,各品牌奶粉占据了药店2个专柜,奶粉专柜正中间贴了一张由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监制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试点药店许可证书,一个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卡办理及使用规范宣传告示矗立在该柜台旁边,该告示详细介绍了办卡流程和使用的重要性。
购买奶粉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现在需要消费者办卡后才可以购买,如此繁琐的购买程序,消费者乐意么?
陈红霞说:“推广追溯卡前接受了国大药房总部的系统培训,在推广过程中,需要给消费者解释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政策和追溯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经过我们耐心讲解,其实消费者自己也想知道自家宝宝食用奶粉的溯源情况,一般顾客都比较认可。”
办理追溯卡给消费者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是,今天爸爸妈妈来买奶粉,明天爷爷奶奶来买奶粉,因他们并不知道奶粉的段数,有些时候会买混了。现在有了这张追溯卡,无论谁来药店购买奶粉,只需要告知销售人员办卡人的姓名或者追溯卡号,就可以查询这位消费者前期购买的产品记录,可以避免消费者买错奶粉。陈红霞介绍说,这张卡可以在呼和浩特市50多家药店通用,而且使用这张追溯卡还有一个好处,如果某一罐“问题”奶粉经消费者投诉,我们药店可以对这一批次奶粉进行召回,并且可以精准通知到购买这一批次奶粉的消费者。
“我们店有5名专门负责奶粉的质量负责人,电子质量档案和索证索票制度管理得非常严谨,确保了药店销售出去的每一罐奶粉质量安全。“自从2014年5月30日使用该追溯卡以来,我们药店没有销售过一罐问题奶粉。”陈红霞说。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流通处处长特孟介绍说,内蒙古共有一万多家药店,现在有一千多家药店销售奶粉。“药品销售企业欲申请成为药店销售奶粉试点单位,需要其按照GSP有关要求,建立追溯体系,完善药店索证索票等各项规章制度。”特孟说。
药店为什么愿意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申请成为药店销售奶粉试点单位?特孟表示,申请成为试点销售单位有以下好处,首先可以扩大药店的销售范围,提高其销售收入;其次,该药店规模、档次及其管理水平要达到一定标准才可以销售奶粉,可以让销售奶粉成为药店“身份”的象征。而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就是要在销售环节要把好关。从而打通从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到消费终端这最后一公里。(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