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医药招商 - 医药资讯 - 医药搜索 - 中医药 - 百姓OTC - 企业大全 - 产品供求 - 技术项目 - 医药资源 - 医药人才 - 医药论坛
 
   
 
法制晚报:七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不满意
  《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即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中消协今天公布的“保健食品消费者认知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国内所谓“保健食品”市场总体满意度不高,约七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总体评价“不太满意”。相对于国外保健食品,国内保健食品认可度偏低,只有9.49%消费者认为“国内的更好”。
 
  调查结果还显示,超六成消费者不相信所谓“保健食品”广告宣传,消费者遇到“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现象也不在少数,约40.97%的消费者表示“经常遇到”。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大部分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较强,近七成消费者权益受损后会主动维权。保健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三分之一消费者首选“找经营者协商解决”,近四分之一的消费者会选择“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或采取其他有效手段,依法主张自身合法权益。不过,仍有超过三成被调查者会选择“自认倒霉”。调查报告认为,这表明还有部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维权信心相对不足,应引起重视。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当前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了解程度还不高,只有近三分之一消费者自认为对保健食品“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主要区别缺乏有效认知;电视广告和网络仍是消费者获取保健食品信息最主要渠道;超过七成的消费者最期盼“加强政府监管执法,严厉打击虚假宣传”。
 
  针对本次调查中发现的,消费者对对所谓“保健食品”市场满意度偏低,对虚假夸大宣传表示不满的情况,调查报告建议: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明确保健食品以及其他各类声称保健功效产品的监管定位和职责。在此方面,报告认为,食药监管总局刚刚发布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将对规范和管理保健食品市场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报告建议,各有关部门应不断完善共同治理协查机制,从保健食品的注册备案、生产加工、宣传、销售等环节严把关口,确保监管不留盲区。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质量低劣、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涉嫌违法的行为,为广大消费者营造良好放心、健康有序的保健食品市场环境。
 
  中消协同时建议消费者,购买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时要仔细查验“蓝帽子”标志,同时还要查看保健食品包装上的标识、成分、保健功能、适宜人群等各项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的购买;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不可贪小便宜,被“免费试用”、“免费健康讲座”蒙骗,不轻信不实功效宣传,谨慎听取推荐意见,避免盲目冲动消费;选购保健食品后,务必索取和保留相关交易凭证,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绝不能“自认倒霉”,要及时主动维权,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依法主张权益。(来源: 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