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江苏专场)现场交流活动,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
持续2个小时的活动,气氛温暖感人,一个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讲奉献的好医生、好护士模范典型,分享了他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崇高精神的感人实践。许多参会医务人员表示,榜样在前,使命在肩,不仅要学习典型人物解除病痛悬壶济世的仁术,更要传递他们那一份对家国天下的热忱和情怀。
“为医护人员的神圣而感怀”
14时30分,会场内500余人自发起立,向入场的月度人物行注目礼,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伴随着视频短片的讲述,“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9月、10月的24位月度人物逐一登台。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护士王亚萍为突发脑出血的市民跪地心脏按压,成功将其从死亡线上拉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终身教授沈镇宙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50载,他创办的“妍康沙龙”,让2000余名乳腺癌病人找到心灵归属;福建省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李云华,在麻风村勤勉坚守23载,他带给病人的不仅是医术,更是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教授袁亮主动请缨赴高原,在海拔4000多米的那曲,带领当地医生完成多项高难度手术,填补了多项当地空白;5年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疗队数次前往特殊困难地区实施义诊,交出了一份让政府和群众双满意的优秀成绩单……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为他们颁发纪念证书和奖杯。在鲜花的映衬下,在优美的音乐中,这些优秀的医护人员代表高举起手中的奖杯,那一刻,医者的荣光和奖杯一同在舞台上闪耀。
“激昂的乐曲声中,我的眼睛湿润了,心中激情澎湃,为他们喝彩,也为医护人员的神圣而感怀。我感觉到有一种可冲云霄的强大力量,更增添对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在新时代有新发展的信心。”身在现场的一位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说。
“你们是白衣天使,象征着神圣、纯洁和美丽;你们是春风化雨,用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患者的身心、浇灌着生命的生长;你们是社会良心,传递着社会温度、彰显着文明的高度。”李小敏在致辞时表示,长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享受更加美好生活,付出了辛勤努力、作出了无私奉献,不仅为卫生战线的广大同志,也为其他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树立了优秀标杆。
据了解,“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上推荐评议活动从今年6月启幕至今,已经推选出近50名优秀医生和护士。
动人的医者情怀直击人心
表彰环节过后,“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代表和十余位江苏省优秀医护人员代表站上舞台,讲述了自己的心声。他们的仁心仁术,他们的医者情怀,深深撞击着现场观众和网友的心。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7月月度人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夏强,带领团队开展小儿活体肝移植至今已约千例。在巨大的手术风险和压力面前,他也曾犹豫过,但一位捐肝救子的妈妈对他的信任和托付,让他鼓足勇气闯过险滩。“医生和病人共同的敌人是病魔,只要医患携起手来,就一定能战胜敌人。”
虽然服务的病人群体特殊,但“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8月月度人物、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护士长张桂英在与病人朝夕相处的27年中,始终待患者如亲人。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她表示,国家盛会将健康中国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而她和同事正在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提供技术支持。她愿意尽己所能,为决胜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9月月度人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是我国脑血管病诊疗领域的“大咖”,而在这位“大医生”心中,最难忘的却是一次基层诊疗的经历。10多年前,他深入到甘肃一个县城的养老院巡诊,那里的20多位老人,一辈子没有测过血糖,没有见过医疗设备。分别之际,一位70多岁的老人依依不舍地追着车子跑,这一画面让王拥军止不住泪流。“强基层不是口号,而是每个医务人员的责任。如何让先进技术更快地普及到基层,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10月月度人物、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长杜丽群已与艾滋病患者携手同行12年。她说,有的患者不仅结了婚,还通过母婴阻断生下了健康的宝宝,迎来新生活。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杜丽群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总书记的报告,心情澎湃:“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预防为主。艾滋病是可防可控的,相信有党的正确领导、政府的支持和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
“小家”是成全“大家”的源动力
凌晨3时的急诊重症室患者床前,一位医生和衣而卧……2015年12月,一张照片经媒体报道后引发数十万网友点赞。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旭锋。为守护一位15岁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他15天没回家。“幸运的是,我的妻子也是急诊科医生,她对我的工作特别支持。我的孩子说,他将来也想做一名医生,因为那样,就可以和爸爸妈妈经常在一起。”陈旭锋说。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吕国忠,被誉为“与灾难同行”的烧伤专家。2014年江苏昆山“8·2”大爆炸发生时,一个紧急电话把正在千岛湖和家人庆生的吕国忠紧急召回了医院。作为救援组主要成员,争分夺秒的救治工作让他把生日、把吃饭全部抛在脑后,直到第二天凌晨2时,一天多没有吃饭的他回到办公室,才看到了爱人头一天送来的一碗面。面对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感动和感激在吕国忠胸中奔腾,他毫不犹豫地吃掉了那碗早已馊掉的“生日面”。
徐彦梅是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兴桥镇卫生院接种医生,那里外来流动人口很多,但徐医生给自己的要求是“一个都不能少”。即使在母亲癌症晚期,徐医生也没有耽误工作。“当时恰逢手足口病EV71疫苗临床试验的紧要关头。我就把母亲接到卫生院,白天忙项目,晚上把电脑搬到病房办公,母亲清醒时就陪着聊天,疼痛时就推拿按摩,睡觉时就撰写报告。我觉得,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个女儿,这两个身份做好都不容易,但是再难也要做到两不误。”
职业使命永远优于个人得失
在现场交流中,有两位医生的关系十分特殊,他们是同行,同时也是医生和患者。
2015年7月4日,正在给病人做手术的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方斌突发心脏主动脉夹层破裂,他忍住撕心之痛,打着吗啡完成了手术。患者转危为安,而他自己却被送上手术台,接受了4个大手术,昏迷了3天3夜。而胡方斌的“救命恩人”,正是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当时正在日本参加学术会议的他,通过视频远程指导了12个小时,才最终使胡方斌转危为安。
“在手术台上,我就是掌控患者生命之舟的船长。船员遇到危险可以弃船而逃,但我不能。”胡方斌说,经历过医生和病人身份的转换,经历过在生死线上的痛苦挣扎,他对医生有着特殊的感恩。他同时也表示,希望更多同行保重身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宁可透支生命,绝不辜负使命”,这是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诺言。解放军南京总医院妇产科兼生殖中心护士长陈声容把病人安康、职业使命看得远远高过个人得失,她曾代表国家,去枪林弹雨中的利比里亚维和,去强震中的海地去救援,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生死就在一瞬之间,面对挑战要果敢担当。有机会走出国门,维护世界和平,我感到无上光荣。”(来源:健康报 2017年11月6日 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