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城市中,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都是城市赖以发展的要素。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乃至竞争力,可以从法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评估。其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该如何体现?在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的当下,反思这一问题,可以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应对之策。
因“以人为本”的城市定位
对于城市而言,从唯经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表明了其“以人为本”的再定位,包括通过环境的可持续和社会的可持续,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食品,首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食品的安全根植于环境的安全和农业的安全,而安全的食品是保障人类健康乃至生命所必须的。也因为如此,食品的供应和安全保障被视为民生工程。诚然,越来越多的城市依赖于外部的食品供应,但是,食品工厂的布局和餐饮行业的发展旺盛,以及日渐兴起的都市农业、本地消费,都挑战着食品供应的规划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其次,在人与人之间,一方面,社会分工使得食品的获取很多时候都要“假手于人”。换而言之,在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供需之间重塑了人际关系,尤其是依赖和信任。例如,从果腹到享受的不同层次以及新鲜食品、素食或是清真食品等不同类型的饮食诉求,促进了供应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以及借助网络订餐实现三餐外包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在以城市为单位的社会中,食品体系的作用不仅在于为整个城市的人口提供足够安全的食品,还在于这些食品分配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如城市低保人员的食品保障),借以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和凝聚力。
食品安全也关联着城市的经济,关联着文化
以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仅破坏了环境,也因为水、土地等富集危害物而威胁到食品的安全性,进而不利于本地居民以及周边消费者的健康。相反,环境的保护不仅可以发展安全且优质的农产品,而且可由此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农业环境和具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由此而来的经济可持续性实现了立在当下的食品安全,功在千秋的城市发展。
城市的文化,源于城市的地理景观、历史底蕴,也依托于当下的传承与重塑,并成就了城市自身的独特与美丽。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饮食文化既守着“古法工艺”的习惯,也有着“兼容并蓄”的新生,而安全业已成为这些不同选项的共识。当食品安全成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后者就成为各类主体考虑并践行食品安全的内驱力。
发展可持续的城市食品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构建有弹性的且可持续的城市食品体系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议题。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快速的城市化加剧了食品体系以及自然资源的保障压力,这其中也关联到食品安全,即:如何保障城市人口获取有利于健康的、足够的、有营养、无危害的食品。鉴于此,在突出“食品安全”的城市创建中,食安优先无疑是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一个出发点,并通过城市定位、政策协调和领导表率来推进“创城”的发展。
城市定位
就城市发展而言,食品并不仅仅是口粮,也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禀赋。一方面,食品经济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这不仅是说通过食品的生产和消费确保一方的社会安稳,也是指农业、食品行业、餐饮行业等在城市经济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一座文明古都,诸如小吃等特色街区可以被视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在展示历史和饮食文化的同时,也成为游客认识并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另一方面,城市自身的特色和发展,同样影响着农业、食品行业、餐饮行业等的布局,进而带来不同的食品安全挑战。诸如“农业产地”和“农业销地”这样不同的城市发展取向,意味着后者的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外来食品的监管以保障本地食品的安全供应。
政策协调
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是综合性的,但因为政府职能和部门的分工而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例如,农业、环境、健康、交通、能源等都有各自的划分,但它们都与食品有着直接抑或间接的关联。举例来说,食品的运输或是肉类食品的消费都会加剧能源的损耗,并导致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尽管气候变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没有像环境问题那么直观,但它对农业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食品的供应。
在此,正如“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所倡导的,当食品政策和监管也涉及多事项和多部门时,加强各个部门乃至各个行业的沟通协作,也有助于系统地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及由此而导致的健康损害。
领导表率
当食品安全监管以及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涉及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时,部门之间不同的优先考量和程序,责任、文化差异也会成为合作的壁垒。而在这个方面,合作之难又是长期存在的挑战。
对此,寻求共同的目标,确定实现的途径和联合的行动,以及可支配资源,是实现合作的前提。但由于固有的部门利益和部门边界,需要上级领导的直接安排来破除部门的本位主义以及形成合作的共识。鉴于此,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要求“一把手”挂帅也是这样的背景使然。
相应的,这对于领导本身也有作表率和积极参与的要求,即借助“我要干”而不是“要我干”的积极性,参与食品安全事务,并通过找到部门合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来调动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同。事实上,就食品的安全性而言,政府领导作为消费者也会有直接的感官,而“兜底”的政绩观和“民本”的价值观也是其履职的压力所在。
综上,城市发展,食安优先,在以人为本的创城路上,食安优先是起点所在,并借此致力于发展可持续的城市食品体系,使其具有包容性、灵活性、安全性和多样性,进而向所有人提供有利于健康的安全食品。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研究中心 孙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