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偷换概念、混淆视听、旧闻翻炒等食品药品安全谣言,严重扰乱了百姓的消费判断。为了降低食品安全谣言对社会公众带来的疑惑,吉林省局积极作为、及时行动,大力开展食品科普宣传。
一、压缩食品药品谣言空间。在省局官方网站公众服务专栏增设“科普知识”和“专题辟谣”栏目,对食品药品安全科普随时更新,及时将网络热点问题进行回应,澄清饮食用药安全“谣言”,准确传递权威信息。目前发布1000多条信息,有力的压缩了食品药品谣言生存空间。
二、借助新媒体开拓宣传渠道。开通“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管”微信、微博公众号,运用公众喜闻乐见的“网言微语”、小视频、H5等多种形式,经常推送谣言粉碎机、红黑名单、食药问答、食事药闻会客厅等内容,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与各级食药监部门共同打造“食安微信矩阵”。为了更好的发挥新媒体优势,加强与“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合作,促进信息传播多元化,推动信息共享。截至目前,共发布1200多条科普知识和辟谣信息。
三、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通过与电视台合作,制作 公益广告7部,每天24个频次滚动播出,在五个频道黄金时段开设谣言粉碎、专家解读等栏目,并围绕不适当的自我用药、盲目轻信进口用药、预防食物中毒等热点问题宣传食品药品安全常识。此外,还以公交车站为载体,投放创意公益广告,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
四、激发群众参与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安全用药月”等活动,设置“百人广场舞”、“真假食物辨别”展区、“饮食健康知多少”现场体验等多种群众参与方式,并以折页、书签、扇子等形式发放《老年人安全用药》、《降糖药安全合理使用》等宣传资料2万余份;开展开展益老‘药’知道 重阳送健康”宣传活动,食药监系统工作人员、老年朋友和大学生志愿者,边徒步边向身边的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饮食用药知识,现场接待咨询近700人;面向全国举办“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大赛”,评选出14幅优秀作品;打造“食品安全主题公园”将一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科普知识制作成独具特色的宣传栏,安置在出入口、主题广场、绿道两旁等显要位置,让群众在散步休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食品安全科普知识。
五、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公益巡讲活动,邀请专家走进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军营和机关在全省开展公益巡讲;成立科普专家师资队伍,并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大讲堂活动,参训人员达3000余人;以“关注药品安全 呵护孩子健康”为主题,组织开展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听课学生达到800余人次;深入农村乡镇“大集日”发放资料、受理咨询、入户宣讲,提高农村居民食品药品安全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走进2000多户居民家中无偿开展送医送药和入户宣传活动,签订《健康服务协议书》,为签约家庭免费提供食品药品安全咨询,目前,已经与2.4万人签订了《健康服务协议书》。此外还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大手拉小手”“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营造了食品药品安全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共治氛围。(来源:CFDA)